产品溯源-溯源猪肉逐渐占领市场
2013年3.15晚会又报道了一些让人触目惊心的事件,其中最让人震惊的就是那人民生命开玩笑的江淮同悦,大众汽车,更有一些就是食品安全问题;
一、瘦肉精事件
2011年3月15日 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消息曝光后,河南多家商场紧急下架双汇食品。
二、雀巢婴儿米粉含有毒物质砷
近日,瑞典国家食品局称,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化验雀巢、喜宝在内的知名婴儿食品时发现,里面可能含大量有毒元素如砷、镉、铅、铀,像喜宝的有机桃和香蕉早餐麦片含1.7微克砷、0.13微克镉和0.33微克铅(单位均为每公斤)。
尽管雀巢中国已发声明称产品是安全的,但公众质疑:雀巢之所以说中国的产品是安全的,是因为中国的标准比国外放宽了几百倍,雀巢在国内外执行了双重标准。对此,雀巢方面表示,这完全是混淆视听的说法。
三、染色馒头
染色馒头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上着色剂而做出来的。2011年4月初,《消费主张》节目指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这些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曝光后,上海工商部门连夜对相关超市进行了检查,截至4月12日共下架封存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染色”馒头6048只,从而引发了全国各地“染色馒头”
四、神奇“牛肉膏”猪肉90分钟变牛肉
近期在安徽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经过腌制,可让猪肉在90分钟内迅速变身“牛肉”,猪肉冒充牛肉,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而食用者在外观上也几乎分辨不出来,业内人士透露,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冷冻食品以及烧烤类食品中,这种牛肉膏早就是造假的手段之一。2011年4月有报道称南京市场“牛肉膏”疯卖。
据悉,牛肉膏中含有的各种氨基酸、I+G、味精、水解蛋白等。其实是复合添加剂,是食用香精的一种,用量应有限制,吃多了则可能致癌。
五、塑化剂事件
2011年4月,台湾岛内卫生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里面含有DEHP,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追查发现,DEHP来自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起云剂内。此次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连日来,台湾岛内多家媒体均对此事进行报道,相关机构仍在持续追查相关食品业者。台湾日前出现在食品添加物起云剂中加入有害健康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事件。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屡次发生,一个卖肉的肉饭看出了生意的新意,他的肉虽然比旁边的肉贩的肉一斤贵五毛,但是仍旧有好多人在买,出于好奇,我也来到了肉摊前并挑了一块后腿肉,小陈包装好后将猪肉放在RFID电子秤上,一张小票立刻打印出来。“我们这儿的肉一斤贵5毛钱,但买得放心,可以在网上查询猪肉的来源。”小陈指着小票上的数字告诉记者,每张小票上都有食品安全溯源码,也就是生猪的“身份证”号码。
猪肉有“身份证”号码?见我有点疑惑,肉饭赶快解释说,“我卖的是溯源肉,每头生猪从开始饲养到出栏都有芯片记录它的成长过程”。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小卡片。“这是RFID感应卡,记录生猪信息的芯片记录全部转存在这里。”她边说,边把RFID卡放在电子秤旁边的感应器上。“这头猪的信息就输入电子秤了。”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我登录小票上提供的网站(www.now315.com),输入小票上的溯源码“003925110731000011”,结果,所购买猪肉的经销商、批发商、屠宰企业、官方兽医检疫、厂方品质检验、原产地检疫号等详细信息一目了然:这块猪肉所属的生猪来自长沙县黄花镇三特种猪场,饲养期间用烧碱、过氧乙酸、新洁尔灭(苯丸溴铵)消毒过3次。分别接种过猪瘟弱毒疫苗、猪口蹄疫灭活疫苗、猪伪狂犬病疫苗。3月15日这头猪出栏,在红星盛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被宰杀。记录显示,这头生猪的供应商叫王洪勇,他的电话、身份证号码也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随着溯源肉的第一批出现,也给人们心里上带来了安慰,这就是所谓的“放心肉”,如果您吃出来肉有问题,那么您可以从上面的溯源信息找到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并且如何找到负责人;